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正如明末文学家张岱所道:“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在沈复的笔下,与隽秀颖慧爱妻在江南的半生生活,也恍如烟云般美妙。
处在明清古典小说发展巅峰时期——《浮生六记》一书,在我看来,它是一本趣书,也是一本雅书。江南文化的澄明去敝,空明灵秀在书中渲染的环境中描摹得形象而生动。山水园林的幽雅,空灵,乡村居住的安宁惬意,同样在作者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浮生六记》一书中,除了让人心生向往的悠闲美好,惬意的江南地境,就是沈三白书中浓墨重彩的一划——妻子陈芸。身在江南的女子,一颦一笑都有着江南的神韵,与水乡的妩媚和灵秀一脉相承。沈复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事,通过语言描写,情态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为我们塑造了逼真的芸三娘的女性形象。她有着才情,成熟,稳重,开朗,灵巧的美好品质。“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不贪屠门之嚼”,日子过得轻淡,沈三白应是极随性的人了。卷四浪游记快,与众友共览天下名胜,而山水可怡情。文字洋洋洒洒,闲情逸致,字里行间皆是。细细读来,让人暂忘尘世间的千丝万缕。于爱妻芸娘,沈三白笔墨却不多,就是浪迹天涯,流连烟花巷之时,心中的那份牵挂,也似不经意的。卷二闲情记趣、卷四浪游记快,写情写景,对芸娘看似不经意,那份平淡而真实的感情,却处处都在了。然而世事无常,终归是“恩爱夫妻不到头”,卷三中尽诉失妻之恨,又让依然唏嘘不已……
在描写女性的书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中林黛玉也是一位富有才情的女子。陈芸和林黛玉也有着相似之处,这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二人都有着出众的才情,都喜欢阅读和诗词吟咏;二是陈芸和林黛玉在做事上都体现出对封建礼法的叛逆之处。在诗词吟咏和阅读经典上,不知沈复是否刻意为之,在《红楼梦》中有贾宝玉和林黛玉夜读《西厢记》的片段,而在《浮生六记》中沈复和陈芸也对《西厢记》甚为喜爱。在《红楼梦》中写道:“(林黛玉)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带腮连耳通红……”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共读《西厢记》可以看到是两个人对感情的认证。而且,《红楼》中也提到,《西厢记》在当时属于淫秽之书,但宝玉和黛玉二人偷着读此书,也反映出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对于封建正统礼法的蔑视。到《浮生六记》中,芸娘是因为沈复在书柜中藏有此书才读到:“廿四子正,余作新舅送嫁,丑末归来,业已灯残人静;悄然入室,伴妪盹于床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曰:“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
倦。《西厢》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真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这段话中,固然显示出芸娘夜深还等沈复归来的情深,同时也体现出芸娘对于读书的喜爱,而在针对《西厢记》的评价上,芸娘称其“尖巧轻薄”,固然也知道其虽然不是正统之书,但仍然拿出来阅读,也足以看出芸娘内心对书籍的喜爱以及对正统封建思想的不屑。
在《红楼梦》中,不管林黛玉的诗词“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充满了不妥协现实的坚贞之意,而且林黛玉视功名富贵于浮云,她并未劝诫贾宝玉要追逐名利,考取科举,而贾宝玉也由此对林黛玉非常敬重,并引为知己。而在《浮生六记》中,陈芸固然也是视金钱为浮云之人,在前文也阐述其在经济困境中也并未向沈复抱怨生活之贫困。此外,陈芸更是因为违反了封建礼法中专门为妇女制定的妇德而被家族见弃。一次是因为陈芸陷身于公公想纳妾、婆婆吃醋的夹缝中间而被公婆认为触犯封建家长尊严;另外一次陈芸与娼
妓之女憨园结拜姐妹,由此引得公公不满,谓陈芸“不守闺训,结盟娼妓”,当然在这其中也可以看出陈芸本人对于女子的平等视之和博爱精神,由此也反映出芸娘的叛逆精神。
林语堂曾经说过:“发现中国人秉性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让他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中间进行选择,看看自己更喜欢谁。假如他喜欢黛玉,就说明他是一个饱含理想主义的人;假如他喜欢宝钗,就说明他是一个倾向于现实主义的人。”从林语堂的这番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薛宝钗的性格正和林黛玉相反,是一个成熟和稳重并存的人。在《红楼梦》中也可以发现,薛宝钗颇具城府,喜怒不形于色,而陈芸和薛宝钗的相似点还在于待人和善,本身具有亲和力。《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自不用说,在《浮生六记》的《闺房记乐》中写道陈芸在大事上非常尊礼:“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且天资聪颖,知道审时度势,也会上下安抚,不管是上位的老爷太太,还是下面的丫鬟小姐,大家都很喜欢她,而薛宝钗这个人身上其实也存在着封建社会所提倡的妇女身上必须具备的成熟与稳重的性格。而在沈复《浮生六记》中,有关陈芸的描写,其实也展现了陈芸成熟稳重的性格特点。
浮生若梦,沈复将情感细腻的芸娘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从平淡中见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