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二手时间》读书报告

作者:曾昌月
主要内容

摘要: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

关键词:社会主义转型俄罗斯人和俄罗斯迷茫

引言:

通过一本书,是作者所要传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而读者是通过其中的文字来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并感受他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与作者进行时空的对话。文章或许讲述的是一个时代的故事,从而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一般,再次感受历史。

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名字似乎很新奇,S·A·阿列克谢耶维奇说过,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语言全部都是来自别人,仿佛是昨天被人穿过的衣服…所有人都在使用别人以前所知、所经历的东西,所以才说是二手时间。她也曾在颁奖典礼曾说过,充满希望的年代被充满恐惧的年代所取代。这个时代再转身、在倒退生活在一个二手时代。这本书就是让我们回顾过去,感受在那种时代背景之下的人民的生活,从而引发对不同事物的探讨与思考,并一同感受着不一样的人生环境。而随着时间的变迁,时代又是怎样的变化,而人们的思想又是怎样的改变。

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本论:

㈠对《二手时间》进行简要的分析

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了学者、清洁工等社会各阶层人士,用他们自己的讲述来反映俄罗斯在这十几年间的变化。讲述的是他们对于历史的回忆与真实感受,这些感受集中于时代转型为他们带来的迷茫之上,尤其是新一代俄罗斯人和老一辈俄罗斯人之间的精神冲突。当俄罗斯经济起飞,物质生活开始逐渐宽裕,老一辈俄罗斯人的精神失落却不断加强。来自历史的痛苦记忆和对商业时代的不适应让老一辈俄罗斯人在时代中产生了强烈的抽离感,他们无法从以前的记忆中走出来,也无法摆脱以前的价值观。他们并非是沉浸于历史不能自拔的一些人,而是面对物欲当先的商品社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失落。曾为保卫国家而战的老兵无法忍受人们用物质来衡量一个人的存在价值;曾经躲在厨房里谈论天下大事的知识分子们发现当他们期盼的“自由”来临,他们的言论反而变得不那么珍贵了,在他们一直翘首以待的时代到来之后,他们反倒失去了幸福感。有人在欢呼商品社会的到来,有人则在批判社会阶层的巨大分化。

㈡自身体会

曾经总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时间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可为什么我们是处在二手时间里面的呢?如今我读了这本《二手时间》或许真切的感受到了时间的永逝,但是同样人们也表现出一种彷徨与无措,看似奋力地挣扎,终究面临不了世俗的打击,一味走向衰亡,最后引得人们的无限悲哀,可那又能如何,人们总是喜欢沉醉在过去,可渺小的你又如何去挽救那汹涌的波澜,那既定的事实是最终无法更改的的,那时人们的做法,在我们眼中是愚蠢的。书中讲述的不同社会层级中的,不同职业的,不同信仰的人们的故事,便就是在社会改变了之后人们以怎样的心态去过着那样的生活,其中茫然无措,其中也有充满向往,有的对他们是煎熬,有的对他们来说是解放,从他们复杂的心理,一些列的行为,为我们更好的展现了当时社会最真实面貌让我最真切的感受到当时人民的挣扎与痛苦。

结论:

历史总是在悲痛中发展,人们在血泪中成长,在固有的的习惯中悄然改变,或许那失去的悲痛难以忘怀,但是终要记得时间在奔跑,从不会因为你的可怜的哀嚎而停下半分。这似乎也在告诫我们,国家的发展不是通过缅怀过去就是实现,国家要走向富强首先就是要学会正视已成的事实。写下这样的一本书来纪念那段悲苦的历史,缅怀那群可怜的人们,并来反省我们自身。

参考文献:《锌皮娃娃兵》《战争中没有女性》《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